君不闻

分析为什么翻译文章阅读会有滞涩感以及翻译文章的建议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尝试着翻译一些文章,但这些文章读起来总是感觉有些毛病。

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所谓的翻译,就是按一个词一个词所记住的翻译硬生生往上垒,可能甚至还不如以前的百度翻译,他们从不会去思考这个词文章当中真正的含义,这也就导致了文章翻译过后的词不达意。只看成品的话,甚至不难的想象翻译者是不是压根就没有看过自己的成品,就把它呈现在大众面前。

所以往往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之时就会感觉到别扭,打个比方,一个英文单词普遍中文解释为荣誉,但是在那篇文章之中,结合语境便能明白其实原文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名声的意思,可是,当时的作者便是按照荣誉来翻译的,结合前后文看就是“往邻居家里抛花,或者大声喊叫会损害主角的荣誉”可这根本讲不通,所以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阅读障碍。
(ps还有一个特别搞笑的例子,我记得一篇文章中的一个词被翻译为xing援助,就算可能原词中文直译过来是xing援助,但英翻中中文真翻译成xing援助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很多的翻译文章甚至电影的字幕翻译(包括电影院)都会给人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前一个动作和后一个动作完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实际上这也是翻译差的一种表现。

再打个比方,我曾经看过一篇翻译过来的文章,但说实话,观感很不好,通篇下来我一直懵懵懂懂不知所云,因为其中包括主人公在内的许多角色说话与做事都毫无章法,经常会先干一件事,再说一句不相干的话,然后再去干一件与前面完全不相干的事,就像一个神经病人一样,在我们看来没有任何的逻辑与思路可谈。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两个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英文的表达方式是省略的,但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英文截然不同,两者的说话习惯更是不一样。可许多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完全复制英文的表达方式和说话习惯,这也是阅读文章会有滞涩感的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英文的同意与不同意是yes,no。但是有时候他们想表达不同意的时候,就反而会说yes,it is。这是因为在英文的说话习惯中yes和it is一定要是匹配的,绝不能是yes,it isn't。
而如果这单纯按词翻译成中文这就会显得有些难以理解,就比如说“你是不是没写作业”“是的,我没写”这是中国人的表达习惯,但以上直译过来的话,就会变成“你是不是没写作业”“是的,我写了”(单纯举例)
是不是直译的话就会造成黑人问号脸?

而更多见到翻译文章出现的问题则是前言不搭后语,我想这是因为英文句子中常常会进行省略,即前因后果不会放在前面解释说明,而是放在后面一股脑堆砌,砸给读者,或者干脆不解释or解释的很模糊,这就会造成部分读者在看的时候可能会想,逻辑在哪里?为什么呀??????疯狂问号,看篇文章所用大脑堪比解数学题。

我觉得,按在文中实际含义以及表达目的进行翻译才是翻译的精髓之所在,所以其实在文章的翻译上面可以适当的发挥一点想象力,为不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一些英文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使其【更符合它想表达的核心观念,在语境中的真正含义与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而这只要在翻译完后再认真像一个读者一样把文章读完就能做到。

所以针对那些翻译差的情况,我想大概就是对自己所翻译事物的不负责任与懒惰吧。

评论

热度(6)